学校通知

当前位置:首页  学校通知

关于印发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徐州办学点精品课程建设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

来源:未知编辑:校长办公室时间:2013-03-27浏览:

各系院部,各部门: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徐州办学点精品课程建设实施方案(试行)》已经校长办公会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徐州办学点

                     2013年3月25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徐州办学点精品课程

 

建设实施方案(试行)

 

课程建设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一批体现全新的教学内容、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精品课程,对于推动我校转变教学观念,深化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不断提高我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促进我校精品课程建设,现根据我校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一)高水平建设原则。精品课程要能反映课程建设最高水平,体现教学改革的最新成果,能体现较为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按照以职业岗位为课程目标,以职业标准为课程内容,以教学模块为课程结构,以最新技术为课程视野,以职业能力为课程核心,以“双师型”教师为教师主体的要求,不断提升我校的办学质量。

(二)资源共享的原则。经过建设,课程资源能够上网,实现优秀课程资源的校内共享。

二、精品课程建设的组织领导机构

精品课程建设以教研室为基础,组成校、系(部)、教研室三级精品课程建设组织机构。

(一)学校成立校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委员会,主任由校领导担任,其职责是负责全校精品课程的布点、规划、过程管理、验收等工作。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教务处。

(二)各系(部)相应成立课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本系(部)精品课程的建设方案、组织实施方案以及组织课程的系级评估、审查与检查工作等。

(三)教研室成立课程建设工作小组,负责制定本教研室精品课程建设方案,负责组织方案的实施工作等。

三、建设要求

申报的精品课程要侧重专业核心课程(特别是实践课或含有实践环节的专业核心课程),具有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优秀课程。精品课程要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方针,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体现高职高专的办学定位,特别是专业课程要以岗位分析和具体工作过程为基础设计课程。课程设置合理,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工学结合的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辐射作用。

(一)师资建设方面。精品课程的主讲教师原则上要由专业技能强、学术造诣高,具有丰富授课经验的我校专任教师为主,负责课程教学方案的规划落实,鼓励由来自企业、行业一线的优秀兼职教师主讲专业技能课程。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队伍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团队。

(二)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及课程考核方面。积极进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体现基于职业岗位分析和具体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理念。

1.教材选取。原则上精品课程的教材要尽量选取国家、省部级优秀教材及国家规划教材。

2.内容选取。根据技能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岗位需求和前后续课程的衔接,统筹考虑和选取教学内容;鼓励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3.教学过程。专业课程要特别重视实践教学(实验、实训、实习)在高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体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

4.课程资源。拥有学校教师与企业专家一起开发的教材、实验实训指导书、教师教学指导书和学生学习指导书等,建成集纸质与电子、静态与动态的图书和网络资源于一体的立体化教学资源库,教学资源库包括课程目标、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实验实习实训、教学指导和学习评价方案等要素。

5.课程考核。建立体现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考核标准,建立分模块的课程考核评价方式,每个课程模块既要考核学生所学的知识,也要考核学生掌握的技能及学习态度,笔试、口试、操作、论文、制作作品相结合,开卷、闭卷相结合,第一课堂考核与第二课堂考核相结合,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并且要明确各种评价的比例分配。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方面。广泛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注重应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鼓励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教学模式,对教学特别是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进行合理设计。

 1.课程教学方法符合“教、学、做一体化”的原则,根据课程特点,采用现场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讨论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教学方法。

2.高度重视实验、实训、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以案例或真实的任务为实习实训项目,将实习实训与产品、项目结合起来,强调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在实践中应用,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3.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建立精品课程网页,将课程的教材、教师教案、习题、实验实习指导、参考文献目录、授课录像、网络课件、在线测试等相关教学资料在校园网上公布,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方便学生在网络中自主学习。

4.课程管理方面。精品课程资源在学校网站上公布,实现资源共享,精品课程的专业负责人要组织教师对教学资源经常性更新,保证课程建设水准的先进性。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定期不定期检查任课教师教案编写、教学进度、作业批改等情况,并由学校督导室组织专家听课,监督上课的各个环节,严把教学质量关。

四、精品课程建设申报

(一)申报条件。原则上为专业基础课和职业技术(技能)课。课程主讲教师具有丰富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经验及相应的职称,教学大纲、授课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课件等教学文件齐全,并能上网。为评价主讲教师的教学效果,学校将组织专家随机听课。

(二)申报步骤。校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委员会为精品课程建设的责任单位,各系(部)为具体落实部门,各课程建设工作小组根据各专业(教研室)的实际情况,组织教师讨论确定本专业(教研室)的精品课程,并将相应的申报材料报系(部)批准后,按时交校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委员会审核。

五、评审与管理方式

(一)精品课程建设实行课程负责人制,建设周期为2-3年时间,经学校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委员会批准建设的精品课程,在1-2年内需完成建设工作,并申请学校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委员会对建设情况进行评审。学校将聘请有关专家按照“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徐州办学点精品课程建设评审指标(校级)”的要求,对建设课程的教学大纲、授课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课件等反映课程教学特色的资料进行评审,并通过专家听课确定教学效果。经专家综合评议后,符合条件的确定为校级精品课程。

(二)学校对精品课程实行动态管理,下一学年度学校将组织专家对精品课程进行复评,水平明显下降的取消称号,并停止对该课程经费拨付。

六、激励措施

(一)凡被确立为精品课程所在的专业(教研室),在教师引进、实验室建设、科研与教研项目立项等方面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对于取得建设成效的教师,在进修、职称晋升、岗位考核,以及在选派参加校际合作项目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

(二)学校对精品课程建设给予资金支持,使精品课程建设有一定的经费保证。校级精品课程每门建设经费8000--10000元,分三个阶段拨付,项目启动阶段拨付40%,评审通过后拨付30%,复评后拨付30%

(三)学校设立的精品课程建设资金,重点用于教学改革以及教材、实验室、教学资料等方面的建设支持。做好知识体系的整合,不断更新课程内容,以便能够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

(四)经学校验收通过的精品课程,由校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委员会向省院及其他上一级办学机构推荐申报精品课程立项。未经本校精品课程验收通过的课程,不得申报省院及其他上一级办学机构精品课程立项。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徐州办学点

                     2013年3月25